上海高院院长贾宇:刑事司法理念还存在“跟不上”的问题

全国人大代表、上海司法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贾宇。高院(受访者|供图)
“你问我对自己在上海这两年工作的院长感觉怎么样,感觉比较踏实,贾宇觉得比较好地履行了职责。刑事”2025年2月25日,理念距离2025年全国两会开幕已不足十天,还存贾宇向南方周末记者坦言他对过去两年工作的跟不上整体印象。
2025年是上海司法贾宇到上海工作的第三年。2023年年初,高院他从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检察长任上离开,贾宇跨省履新,刑事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、理念院长。
但在很长时间里,贾宇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“贾老师”和“贾校长”。从16岁到54岁,贾宇在西北政法大学学习、工作长达38年,其间担任校长一职11年。2021年12月,贾宇当选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,即便离开高校,刑事法学研究和法治人才培养依然是贾宇放不下的工作。
采访当天,围绕他关心的刑事法学研究、院校合作等工作以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计划在2025年两会召开期间提出的议案,南方周末记者与贾宇对谈。
“法官一定要把案子办好”
南方周末:今年是你到上海履职的第三年,回顾过去两年在上海法院的工作,你有什么总结和深层的感受吗?
贾宇:2023年我刚到上海工作时,高院党组对上海法院的工作该怎么做进行了认真研究,提出了三句话的工作主线,“政治建设引领、司法质效为本、数字改革赋能”,应当说它贯穿了这两年上海法院的各项工作。
第一句话政治建设引领,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。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,在具体的司法案件里,就体现为法官判案是不是坚持人民立场,能不能做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第二句话司法质效为本,说得再通俗一点,法官一定要把案子办好,这是我们的立足之本。有句话叫“正义也许会迟到,但绝不会缺席”,但也有句话说“迟来的正义就不是正义”,所以法院工作必须坚持围绕“公正与效率”的主题,既要讲公正,也要讲效率。这几年,我们在探索符合超大城市治理模式的“枫桥经验”,开展社区巡回审判赋能基层治理试点工作,成效已经逐渐显现,2024年上海法院受理案件总数同比下降11.4%,入选指导性案例、案例库案例总数也位居全国第一。
第三句话数字改革赋能,就是要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法院工作现代化。我在浙江工作时大力推动数字检察改革,以数字检察驱动法律监督模式重塑变革。2022年6月,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浙江召开
(责任编辑:综合)
- 《明末:渊虚之羽》好评率升至38% 销售额或破4.2亿元
- 泉州市各地举行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红色传统
- 傑富瑞分析師:升息環境,「MANG」優於「FAANG」|天下雜誌
- 未来10年我国水产品进口将增长超20%!《中国农业展望报告(2025
- “最不像程序员的程序员” 每周练歌十多个小时
- 通膨下如何保護你的錢?|天下雜誌
- 直通县市两会|政协美姑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闭幕
-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小龙虾投入品监管情况专题调研
- 粤喀携手,助力各族群众享优质睡眠
- 周六下午新春体育大游园 厦门花式单车“舞蹈”邀您参与
- 一篇攻略,带你玩转晶•世界玻璃艺术馆!,经验交流
- 端午档电影总票房突破4亿元:《碟中谍8》断档领先
- 汽车膜与建筑膜有何区别 汽车贴膜后需要注意什么,行业资讯
- 郑州9月26日起再开通20条“S”开头的社区接驳巴士
